第277章 正式推广尿素工业化生产?_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笔趣阁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277章 正式推广尿素工业化生产?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77章 正式推广尿素工业化生产?

  国科院的人就一个反应: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给我上设备!

  对于他们来说,在确定一个事情是事实之前,不会有什么评价或者情绪。

  国科院的嘛,稀奇古怪的见得多了,拿到一个事情先怀疑,然后才是别的。

  就这样,十二机部和国科院不约而同的开始了对单晶硅棒的检验,前者是为了搞清楚怎么用,后者是为了搞明白真不真。

  而十七机部就简单了,他们在联系前两家,这次他们准备等前两家的确认,并且安排好相关事宜后,联合宣布这个事情。

  不过这需要一点时间,高振东他们从星期六拉完单晶,也是连夜加班加点的搞到周一才测试完,更别说十二机部和国科院的检验项目和他们不一定一样,可以说,高振东他们测试的项目,这两家肯定也要测,但是他们感兴趣的点,却不一定在三轧厂这边的范围内。

  所以这两家要测试的项目,总体来说比高振东他们的要多一些,时间不是一天能搞定的。

  ——

  而此时,某化学研究所的一份报告已经送到了应化部领导的案头。

  报告的题目一目了然——《关于建议推广建设工业化尿素厂的报告》。

  呈送报告的,正是某化学研究所的向总及他们所的所长。

  应化部领导看了一遍报告,抬头咨询二人。

  “胡所、向工,我记得按照原计划,这個尿素工业化生产试验工程的试验期尚未届满,现在就急着推广,会不会有问题?你们是出于什么考虑,提前推广尿素厂?”

  应化部的领导的顾虑,不无道理,一旦推广,就是大面积铺开,所有的尿素厂都按照现有试验成果进行建设。

  其中一旦成果有什么问题,那损失可不是一星半点,尿素厂这东西,肯定是各个省都巴不得建设那么一个两个,一堆两堆的,那个时候想要更改,难度高、损失大、波及面广,责任极为重大。

  胡所并没有把向总往前推,而是自己扛下了这个事情:“领导,这一两年的农业情况,您也看到了,实在是刻不容缓啊。虽然一个是水,一个是肥,但是至少我们能先解决一头。”

  领导点头道:“关于这方面,农口的同志的确向我们提出过很多次了,希望能够尽快开展尿素厂的普及建设,可是这个事情,我们一定要讲科学,不能因情势所迫,就强行硬上。所以你们提出这个建议,是要从专业角度负责的。当然,全部的责任,不在你们头上,那是我们的事情,但是你们一定要给我们提供足够专业和客观的意见才行。”

  向总很诚挚的向领导汇报:“领导,这个事情我们考虑过了,也对试验生产线的情况做了仔细的检测和深入的分析,我们认为,这个条件是基本成熟的,所以我们才提出了这个建议报告。”

  应化部领导看向他:“你是负责技术的,那你给我仔细分析一下,一时之间,你们这份报告我看不全,你先给我把最重要的东西说清楚。”

  向总理了理思绪,尽量让自己的话显得有条理一些:“领导,是这样。首先,从尿素工业化试验生产线的运行情况来看,这个工艺是成熟的,基本上达到了原料易得、成本低、速度快、产能和质量双稳定的效果。关于这一点,我们所里在对试验线的生产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之后,是有这个把握的。”

  应化部领导点点头:“嗯,在这方面,我相信伱们是有把握的,也就是说,尿素生产本身的问题,是得到解决了。”

  向总道:“是的领导,如果连这个问题都没解决的话,我们是不敢提出这个建议的。另外一方面,就是生产线本身的事情了。”

  应化部领导道:“生产线的耐久度、维护性、成本等方面的验证,最重要的就是耐久度了,成本一开始就是知道的,维护性差一点也不是不能用,可是耐久度这个事情就关系到生产线是否能够真正的推广的关键了。如果三天两头就需要更换部件,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更换化工厂的主要设备,可不是运几块钢板过去焊接好就可以的,化工厂的这样塔那种釜的,都是要在专业厂内生产好,然后整体运输到目的地进行安装的。

  在日后,经常看到在高速上拉着又粗又长的各种坛坛罐罐在高速上龟速行驶,前有开道车,后有押运车,主车上还写着大大的几个字“XX大件”的大件运输车,有相当一部分就是运送化工设备的,还因此得了个名字叫“现代镖师”,他们也是为数不多敢明目张胆拆收费站的大货车。

  更别说这个年头,根本就没有那么好的道路了。

  因此化工主设备的更换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如果主要部件达不到设计寿命,那还不如不建,损失不起啊。

  向总接着领导的话道:“领导,这个事情,我们也进行过一定程度的验证,并且有相应的考虑。”

  领导有些疑惑:“这个怎么验证?这可是最需要时间来验证的,可是到现在为止,时间明显是不太足的,这才试运行多久啊。”

  向总道:“我们采用的是土办法,把生产线的主材,也就是十七机部提供的尿素钢,放置于比实际生产环境更加恶劣的试验环境中,加速其腐蚀和老化,以此模拟生产线主材在设计寿命期内的腐蚀和损坏过程。”

  领导想了想,觉得他们的做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问道:“那你们的试验结果怎么样?”

  模拟结果不行,那一切都休提,模拟结果可以,那就有进一步论证的可能性和基础了。

  虽然根据研究所主动提出提前推广这个事情来看,模拟结果应该是很乐观的,但是领导还是要听到确切的回答。

  向总翻开建议报告,翻到其中一页,向领导介绍道:“结果在这里,情况很不错。京城第三轧钢厂那边研究的这个材料在我们特殊条件下,抗腐蚀性非常好,同时京城钢铁厂的生产质量把握也非常到位,材料一致性很好,没有突然劣化,加速腐蚀的情况出现。”

  领导听到这里,略微放心:“也就是说,这个材料在生产环境中的变化情况,是可以比较准确的预测和计算的。而且其本身的抗腐蚀性能也完全满足你们的要求?”

  胡所点头道:“是的,领导,由于这种特种钢材是我们国内自行生产的,所以价格相对来说并不高,在关乎成本的用量上,就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余地。我们在设计生产线的时候,是给足了冗余的,现在看来,这个冗余是足够的。”

  给足冗余,也是设计院科研所这类单位的传统手段了,就连到了日后,各行各业都已经有了相对完善的标准规范的情况下,设计院科研所在设计工程的时候,往往还要在标准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再加一个“保险系数”,总之就是坚决不背锅。

  其中尤以建筑工程类最为常见,在建筑工程偷工减料最为猖獗的年代,也没出太多大事情,其中就有冗余设计的一份功劳。

  至于后来,偷工减料就比较少见了,工程承包方玩的,比这种低级手段可要高明多了。

  “也就是说,你们认为现有设计,已经具备了推广建设的条件?”

  “是的,除了刚才说到的几个最重要的问题之外,再结合其他相关情况,我们认为,推广建设的条件是基本成熟的。现在开始推广的话,部分地区甚至能赶上今年的晚稻。”

  国内产粮区,江南一般是一年两熟到三熟,北方就开始往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一熟过渡了。但是总的看来,两熟到三熟的地区数量也是比较大的。

  应化部领导问起了另外一个问题:“现在推广,钢厂那边生产来得及么?”

  胡所汇报道:“来得及,至少缺口不大。京城钢铁厂和京城第三轧钢厂在第一批尿素钢生产出来提供给我们之后,就已经向各大主要钢铁企业转移了生产技术。并且十七机部安排各大钢铁企业在我们进行试验的期间,依然在大量生产尿素钢,现在已经积累了很大一批。”

  向总想起高振东和他说过的一件事,又补充道:“甚至按照京城第三轧钢厂的同志的介绍,这些钢的正好利用这段时间,把应力都释放了一部分了,质量更好了。”

  其实尿素钢的存量,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多,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出口了,不过需要的话,倒是也不缺。

  听了两人的话,应化部领导思虑良久:“在你们看来,从技术角度出发,尿素的工业化生产的确已经完全具备推广的条件了?”

  胡所和向总对视一眼,齐声回答:“是的,我们确定。”

  应化部领导下了决心:“既然如此,接下来的流程,部里会安排,你们在京城等几天。”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ll.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ll.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